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心得体会近日观看了《鉴史问廉》大型文化纪录片,我深受教育,深受启发。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,以'廉“为核心,以'清、勤、慎“为主题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心得体会3篇,供大家参考。
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1
近日观看了《鉴史问廉》大型文化纪录片,我深受教育,深受启发。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,以'廉“为核心,以'清、勤、慎“为主题,通过《兴衰之思》、《清官之念》、《清浊之辨》、《道德之择》、《文化之力》、《律令之矩》、《制度之重》、《千秋之评》八个真实的故事,展示了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与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,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,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。
孔子云:'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“荀子也提到:'君者,民之原也,原清则流清,原浊则流浊“。治国如此,反腐倡廉同样如此。纵观纪录片,不难发现,历史上凡是国力比较强盛的时期,大都有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,有一帮可倚重的忠臣。如贞观之治,有了从善如流的李世民,才成全了魏征、狄仁杰的直谏美名。康乾盛世,正因为有了'千古一帝“爱新觉罗玄烨,才使'天下第一廉吏“于成龙成为各级官吏竟相效仿的榜样。因此,有个廉明的君主,人人才敢讲真话,人人才能参与反腐,那么我们就拥有了无数个魏征,无数个于成龙。当反腐成为全民的反腐时,廉政必然就会成为整个政府体系的廉政,想要达到政治清明也就不难了。同样,一个朝代的没落,也必发端于君昏臣佞、从上而下的吏治腐败。试想,在'三年清知府、十万雪花银“的大环境下,政何以施、国何以治呀。南宋宋徽宗,后人的感叹'亡宋谁知是石头“。对昏君佞臣,屈原选择了投江等等。无有昏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